世界大小
此特性為Xbox One版、PlayStation 4版、Nintendo Switch版和New Nintendo 3DS版獨有。 |
世界大小(World Size)是在New Nintendo 3DS版和原主機版中(特指Xbox One版,PlayStation 4版和Nintendo Switch版)更改世界大小的的世界類型。
原主機版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在原主機版的有限世界中,主世界的邊緣被擁有無限水的海洋包圍,在海洋外面則是隱形的基岩。地獄被基岩牆包圍。終末之界不會受到世界大小限制。在當前版本中能生成生態域和結構在這個世界也能生成。主世界和地獄的邊緣處是不能到達的,因此有效區域是兩條坐標軸上減去2格。
在世界被創建後,世界可以被擴大。更大的世界不能轉換為更小的世界。在這個過程中,一個「覆蓋世界邊緣」的選項預設關閉。該選項的描述是:「開啟時,世界邊緣外面的32格會被更大的世界生成的新方塊代替,使世界完美結合。關閉時,世界被擴大了,但會留下原來世界的方塊。」創建更小的世界是有利的,特別是在PlayStation 4版,因為之後的一個更新對改變了世界生成,舊的世界可以使用新生成的區塊擴展,同時也開啟了新特性。
Xbox 360版、PlayStation 3版、PlayStation Vita版和Wii U版沒有世界大小的選項。在這些版本生成的世界的大小與典型世界的大小相同,儘管這些世界能被擴大。與更大的世界相比,典型世界會嘗試生成更多的村莊、海底遺蹟和綠林府邸。
世界大小 | 主世界區域 | 地圖數量 | 地獄區域 | 地獄距離與主世界距離之比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典型 | 864×864 (54×54區塊) |
1×1 | 288×288 (18×18區塊) |
1:3 | 是 | 是 | 是 |
小型 | 1024×1024 (64×64區塊) |
1×1 | 352×352 (22×22區塊) |
1:3 | 是 | 是 | 是 |
中型 | 3072×3072 (192×192區塊) |
3×3 | 512×512 (32×32區塊) |
1:6 | 是 | 是 | 是 |
大型 | 5120×5120 (320×320區塊) |
5×5 | 640×640 (40×40區塊) |
1:8 | 是 | 是 | 否 |
New Nintendo 3DS版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New Nintendo 3DS版的有限世界是基於基岩版的舊世界類型。主世界和地獄的邊緣被隱形的基岩包圍。無論世界有多大,地獄與主世界的距離比例永遠是1:3。在世界創建後不可能修改世界的大小。
世界大小 | 主世界區域 | 地圖數量 | 地獄區域 |
---|---|---|---|
小型 | 672×672 (42×42區塊) |
?×? | 224×224 (14×14區塊) |
中型 | 1344×1344 (84×84區塊) |
?×? | 448×448 (28×28區塊) |
大型 | 2016×2016 (126×126區塊) |
?×? | 672×672 (42×42區塊) |
歷史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Java版(Classic)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? | Classic版世界格式的地圖大小為256×256×14,地圖的外邊不可訪問。 | ||||
? | 在某一時刻,不能夠再在下面的方塊挖掘或建造。 | ||||
? | 在某一時刻,地圖大小選擇添加了小型(128×128)、中型(256×256)和巨型(512×512)選項。遊戲能加載其他維度的地圖,但一個維度中的地圖只能通過外部編輯器編輯世界文件更改。 | ||||
? | 在某一時刻,地圖外面的方塊不再能夠被挖掘或建造,與原主機版類似地有效建造區域在每個坐標軸上減少了2格。但生物仍然能夠在外面的方塊上生成,且地圖外面的區域現在是可訪問的。 | ||||
Java版(Indev) | |||||
0.31(2010年1月6日) | 添加了地圖類型,可以修改在地圖大小以外的世界的維度。 | ||||
Java版(Infdev) | |||||
(2010年2月27日) | 地圖大小和地圖形狀被移除,因為Indev版世界格式代替了Alpha版世界格式,前者擁有無限的世界。 | ||||
原主機版 | |||||
CU1 | 1.0 | 加入了小型世界類型。 | |||
CU6 | 1.11 | 加入了調整世界大小的選項,以此來擴大小尺寸的世界。 |